行业动态
资讯详情
协会组织开展“传承与创新”系列展览暨学术论坛研讨活动
2023年2月16日上午,惠州市勘察设计协会建筑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业内专家,前往广州市图书馆开展“传承与创新”系列展览暨学术论坛研讨活动。市勘察设计协会郭亮副会长、李惠东秘书长、孙涛理事及建筑专业委员会赵勇主任等一行29人参加研讨活动。
“传承与创新”系列展览暨学术论坛活动由中国建筑学会、华南理工大学主办,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,于2023年2月10日开幕;系列活动包含梁思成先生展、岭南建筑学派传承与创新——华工设计院创作实践展、“传承与创新”主旨报告会、“传承与创新”环境艺术论坛、“走向新岭南”建筑师论坛等活动。来自学术界院士、大师,业界领军人物汇聚羊城,共话岭南建筑传承与创新。
华工校友、建筑专业委员会赵勇主任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梁思成先生展、岭南建筑学派传承与创新——华工设计院创作实践展等内容,观展嘉宾驻足聆听讲解、端详展览图文。
第一部分: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先生展。梁思成,广东江门人(原广东新会),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、建筑教育家,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,建筑历史、文化遗产保护、城市规划、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重要先驱。他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,影响深远。
本展览是梁思成的“传记展”,通过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的图纸、手稿、著作、历史图片、原始文献展现了梁先生在中国建筑历史、文化遗产保护、城市规划等领域卓越非凡的成就。初入展厅,展厅从他的“家庭”、“求学与学成归来”、“编著中国建筑史”、“文化遗产保护”、“设计作品”、“建筑教育”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梁思成的一生。
在梁思成先生展中,我们从建筑手稿中看到了他对建筑的专注和耐心,从先生现场测绘的历史影片中看到了他对建筑的认真和细心,从先生论证北京城墙规划中看到了他对古建筑的热爱以及维护,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书写更是体现了他永远赤诚不改的初心。
展览的第二部分是岭南建筑学派传承与创新。在岭南建筑发展中,岭南建筑学派先驱(林克明、陈伯齐、夏昌世、龙庆忠、佘畯南、莫伯治)为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近现代以来,岭南地区发展迅猛,日渐高楼林立、人口密集、充满活力;而加之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,这里的空调期较长、建筑能耗巨大。因此,关注岭南、研究岭南建筑的地域文化与科学适候问题,具有突出的意义。岭南建筑学派是中国建筑学界持续活跃的先锋,且在当今新岭南建筑的发展下,依然是有蓬勃活力的地方。在当前广东省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,积极探讨传承和发扬岭南建筑文化,以激发设计的先导和创新引领作用,充分展现了建筑设计规划行业为推进广东省城市更新、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蓄能助力的担当和自信,对弘扬岭南建筑学派、推动设计服务在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发展中作出贡献,开创中国建筑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。
下午,一行人参观了广州市最美骑楼街-永庆坊,是广州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,也是广州岭南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,更是广州市致力打造的、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融合的、中国新时期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。
协会特意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-建筑与文化遗产所的王平所长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永庆坊的基本概况、历史缘由、规划格局、街区特色及发展规划设想,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,永庆坊探索出了“党委统领、政府主导、企业承办、社会参与”的旧城微改造模式,用“绣花功夫”活化广州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,让老街重新焕发新生。 不同于“推倒重建”的做法,微改造模式基于原来外轮廓不变的前提进行建筑立面更新,让“旧”和“新”充分地有机结合。
永庆坊一期已开放特色民宿集群、文化体验店、特色餐饮、创意办公、文艺展演空间等多类业态,创造新生活老城区结合的全新体验,塑造历史文化及现代生活交融的独特氛围,让人于都市中心享受美好生活时光。
永庆坊“修旧如旧、新旧融合”的城市微改造精神,营建以“坊、巷、里、弄”为格局的开放式街区,形成都市中低密度的新人文体验场所。这是我们所有建筑从业人需要认真学习并深刻贯彻该精神: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,不急功近利,不大拆大建。要突出地方特色,注重人居环境改善,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“绣花”功夫,注重文明传承、文化延续,让城市留下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。
(建筑专业委员会供稿)